买电脑,去岗顶。以前,这里是IT产品的唯一胜地,自从有了双十一等线上购物节后,你有多久没去实体店里走一圈了? 数码城云集的岗顶电脑商圈位于龙口西路、龙口东路、五山路、石牌西路、石牌东路等5条路的交会处。“北有中关村,南有石牌村”,曾经是中国IT业的格局,是广州发展的一个传奇。 1985年天河区政府提出“依靠高校打造科技新区,促进天河区经济的发展”后,从石牌村到五山科技街,依托天河软件园及高校而生的岗顶电脑商圈雏形初现。(网络图片:1999年岗顶地区地图) 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10年前后,广州电脑城、颐高数码广场、太平洋数码广场、天河电脑城、百脑汇等IT卖场相继落户在石牌至岗顶一带,这里成为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IT产品集散地。(南都记者 郑雨楠 摄) 大多数70后、80后,读书时都经历过DIY“砌机”的年代,在电脑城不同的档口选好主板、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拼装成一部台式机,符合大多数大学生和年轻白领消费水平。那时候,岗顶电脑组装生意有多好做?毛利率高,一个小铺的顶手费几十万。凭着几尺柜台赚得盆满钵满的人不在少数。(南都记者 郑雨楠 摄) 2004至2009年期间,“砌机”档在市场占有的份额一度高达70%-80%。退店潮起近几年,“退店潮”、“商铺空置”等字眼开始出现在岗顶电脑城的新闻中。 2009年开始,笔记本电脑大规模在国内普及,“组装机世界”逐渐被品牌电脑专卖店取代。包括苹果MacBook、联想、华硕、戴尔等笔记本电脑深受年轻人喜爱,蚕食了台式机市场。除了品牌入侵,2009年开始的“双11”效应如洪水猛兽般袭向实体商家,岗顶IT商圈这个卖方市场,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逐渐转变成买方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笼仔档”的商家们放弃了实体经营,退居写字楼,专心做起了网店。面对退店潮,电脑城的经营者仍保持乐观,天河电脑城副总经理黄翠认为有退有进,是市场淘汰的自然规律。“有商户退场不一定是坏事”。从电脑城的档口到写字楼的办公室,是岗顶商圈“去电脑化”的第一步。电脑城经营者也涉足网络渠道。
2012年时,天河电脑城开创了“天河购”的电商平台,指导和培训卖场内的商家线上销售。天河电脑城还准备将“天河购”打造成销售平台。 顶着互联网的一拨拨冲击,岗顶商圈迎来了转型。2014年广州市政府发布了《广州市推动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以电子商务应用助推转型升级。天河区政府同时提出加快推进天河IT市场的转型升级。如何留住顾客?在《意见》出台之前,很多商场已经嗅到了行业危机,并于2013年开始做出了整改。2006年开业的台资企业百脑汇广州店,在2013年商场进行了第一次试水调整,尝试尽量减少同质化经营的商家,例如原本以小档口为主的六楼改为了品牌店面。 借鉴了台湾百货的设置,将商场的五楼卖场改为了“台北东区”。此外,为了让顾客有更好的体验,原有的卖场变成了主题餐厅,“把人更多吸引到线下,服务周边人群。”(来源:咩事) 南都记者走进百脑汇负一层,无人机、机器人管家、早教机器人、3D打印机、智能生活家居,与你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型科技产品琳琅满目。这是百脑汇区域总经理李承叡口中的“酷炫的商场”。
服务+体验”是卖场升级改造的新思路,不管是VR眼镜还是智慧无人机,只有让消费者体验以后,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为了缓解档主压力,电脑城里会给予档主一定的租金优惠,例如在天河电脑城,近几年则采用降租的形式来留住档主们。增加体验业态,是电脑城转型的一个方面。同时,政府和经营者们都在思考更长远的格局重塑。“我们要做更个性鲜明的东西。”天河电脑城负责人计划在电脑城的4楼和5楼建设天河众创空间,为广州的创客提供活动的空间。电子竞技作为受年轻人欢迎的行业,也被引入了两大卖场,除了有电子竞技场和网咖,天河电脑城还推出网咖解决方案服务,为网咖经营商提供“一条龙”的配套服务。 据了解,天河电脑城从去年开始进行调整,将过去传统电子市场(DIY部分)压缩至天河电脑城3楼及以下的空间,腾出的四五楼改造成为天河众创空间及电子竞技馆。如果说,天河的高校是创业者的培养地,石牌村就是他们的栖息地,而岗顶则是他们实现梦想的舞台。这里是南中国电子科技最完整的生态圈。这个商圈历史不到20年,它比任何商圈都有活力去创新。但近几年,岗顶确实跟不上国内电子产业的研发步伐。近几年,广州的电子科技产业影响力逐渐被深圳、杭州赶超,并非广州缺乏项目,除了缺研发,还缺土壤。从政府到电脑城经营者都很清楚,岗顶缺掉研发这个内核不可能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