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万字长文:关于货币体系最全的框架, 弄懂“钱的那些事儿” 海珠人网站:源自网络2018-01-06 扑克投资家 文章整理海珠人网站大红花
共有五部份 第一部份
货币能清晰定义吗? 货币问题不等于钱的问题
货币问题(有人说是“钱的问题”,但严格来讲,其实二者不同),历来受人关注。纵观古今中外,关于货币问题的各类言论多如牛毛。 何为货币 货币的人类发展历史
那么,究竟何为货币呢?对这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应该是讨论所有货币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但有意思的是,人们对此似乎并无共识,甚至有人认为,如今货币的定义和范围并不清晰。
这可能是与人类社会货币悠久的历史演变,以及其间令人眼花缭乱的品种有关。据考证,在实物货币时代,曾充当过货币的东西,既有贵金属(比如黄金、白银、铜等),也有贵重物品(如家畜、贝壳、绢帛、象牙、盐等),甚至还有特殊场景下的特殊物品,比如偏僻岛屿上的大石磨、战犯集中营里的香烟等。
在实物货币时代,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跨地域、大规模搬运货币不安全不方便,于是产生了一些代表实物货币的品种,比如利用轻便的布匹、兽皮、纸张等制作的货币(中国货币史上就有西周里布、汉朝白鹿皮币、唐代飞钱、北宋交子等)。这些货币起初是由民间商家自由发行,之后是由信誉良好的民间商家联合发行,再往后则演变为官商合办或官办模式。一些朝代的统治者甚至因此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和社会混乱。
在经历了长时期的实物商品本位,以及实物商品与信用混合本位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人类社会的货币本位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以1971年美国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彻底与黄金脱钩为标志,人类社会自此进入了纯信用货币时代,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货币品种成为了历史。 货币发展到由中央银行制度
另一个重要的变革,是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发展。一方面,各国货币不再是由民间商家自由发行或官商合办发行,而是由法律规定,统一由央行基于政府信用来垄断发行,即我们日常所说的货币,应该是法定货币而非其他。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级体系,构成了现代信用货币供应和回笼的基本架构。
熟悉上述变革,对于准确掌握当今时代“究竟何为货币”问题,减少讨论中的无谓分歧,尤为关键。
货币的实质(法宝货币) 教科书中,货币被定义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储藏等四大职能。这是从定性角度针对货币给出的标准理解,然而仅仅停留于此是不够的,因为人们透过这个描述,还是无法知悉“究竟何为货币”,在具体品种层面上报不出“货币清单”来。
既然现代信用货币是法定货币,那不妨就通过官方公布的货币统计口径和数据,来了解一下“货币清单”。
以中国情况为例,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 进入“统计数据与标准”栏目,比如选择查看2017年最新数据, 在“货币统计概览”项下, 有一个子项“货币供应量”。 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 我国的货币包括了三个层次口径: 1、流通中的货币(M0)、 2、货币(M1)、 3、货币和准货币(M2), 2017年10月末的余额分别为68,230.69亿元、525,977.19亿元、1,653,434.16亿元。
什么是M0呢? 就是通过银行体系投放进入流通、 被各类单位和个人所持有的人民币现金, 包括各种面值的纸钞和硬币。 但需要注意的是, 印钞公司印制完成的现金, 人民银行发行库和金库里的现金, 商业银行金库、网点柜台和自助机具里的现金, 包括奔驰在街头巷尾的运钞车里的现金, 因为没有进入流通, 都不属于M0, 不属于货币。 另外,流通并不等于立即用来支付, M0中的一部分现金, 可能被较长时间放在钱包、抽屉、保险柜,甚至被贪官隐藏、被不慎烧毁, 但仍属于流通中的现金, 属于货币。 M2=M0+M1
在M0的基础上, 加上各类单位存放于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就是M1。 在M1的基础上, 再加上各类单位存放于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个人存放于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 就是M2。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口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各类存款中,只有两类存款是不纳入货币统计的:一是银行同业之间的存款(包括银行同业存单),二是待上交国库的财政性存款。
之所以能做到如此精准的货币统计(包括流通中的现金统计、存款统计), 关键是因为两点: 一是人民币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独家发行,并通过商业银行对社会投放; 二是全社会所有单位和个人的存款账户,均被强制性要求开设在银行体系, 要么是开设在中国人民银行(主要是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 要么是开设在商业银行(各类单位和个人)。 总结何为货币
结合以上的人民币实例, 究竟何为货币问题, 可谓是一清二楚! 我们可以据此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地说, 在中国, 货币: 就是流通中的现金、银行存款两大组成部分, 其他品种统统都不是货币: 1、银行贷款不是, 2、股票债券余额宝不是 3、,黄金白银珠宝不是, 4、银行卡支付宝不是, 5、比特币以太币等更不是。 6、此外,中国虽然也有美元,但美元是美国的货币,而不是中国的货币。
之所以常见一些观点分歧, 综合来看,主要有两类情况: 一是混淆了货币与货币属性, 有些东西比如近年来火热的代币 ,可能会在局部范围内表现出一定的货币属性 ,用于交易、 支付或是作为投资品, 但很显然, 它们并不是基于政府信用的法定货币, 也不具备广泛接受性和无限法偿力, 可能还会涉嫌非法集资、非法炒作; 二是混淆了货币与相关工具产品, 比如银行卡、支付宝乃是货币存储流转的介质和渠道, 而非货币本身, 余额宝则是一只货币市场基金产品。
当然,货币的发行模式和统计口径,并非全球统一标准。 比如在美国,纸钞由美联储发行,硬币由财政部下属的铸币局发行;美联储网站公布M1、M2两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且具体内容也与我国的M1、M2不尽相同。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在修订货币金融统计的相关规则,货币统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总而言之,如今“究竟何为货币”,其实是很清楚的。人们在讨论货币问题、发表相关高见之前,非常有必要先问问自己,是不是从这个基本点出发。
要熟悉会计复式记账
要想弄明白现代信用货币基本原理,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功夫”,以及持续不断的学习思考。 其中有一条很关键, 那就是要懂会计常识,尤其是懂会计复式记账原理。 现实中不少有关货币问题的误区, 往往都是源于不熟悉 现代信用货币的会计复式记账, 或者说, 是被传统的“实物货币观”和“收支思维”所影响。 何为“实物货币观”和“收支思维”?在商品本位货币时代,人们都习惯于货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日常在不同主体之间流转。例如,甲把货币付给了乙,则货币就离开甲转移到了乙,甲支出、乙收入。如果引入钱庄作为居间中介,甲把货币交存到钱庄,货币就离开甲转移到了钱庄,钱庄再把货币借给乙,货币又离开钱庄转移到了乙。这个过程中,货币的持有主体换了三次,但货币数量还是那么多。 用会计语言来说,以上每笔业务都属于收支单式记账。 有意思的是,这种观点和思维的惯性巨大,直到21世纪的今天,不少人仍据此看待现代信用货币。 何为信用货币 现代信用货币不同于商品本位货币 ,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实物货币(如纸钞和硬币)占比非常低, 货币的绝大部分即存款货币, 乃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通过电子化手段, 在银行报表上进行“纯记账”。 这是因为在现代信用货币时代, 根据相关法律和制度, 所有行业单位和个人的存款账户, 都必须开设在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 存款货币的流转自然也就会体现于银行存款账户。 所谓“纯记账”,用的就是复式记账方法。 据考证,复式记账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其后逐步取代单式记账, 成为会计体系的重要根基。 针对每项经济业务,复式记账都要求以相等的金额、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即作双重记录,故称之为“复式”); 各账户之间客观上存在对应关系, 对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复式记账让会计成为一项精准的工作。 统计工作经常会有错误或遗漏,而会计通常不会有, 因为复式记账的核心在于平衡, 即任何一笔业务的记账都讲究“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不妨举例说明。 假设央行向社会投放现金, 具体是通过购买商业银行所持国债来操作(央行不会真的“开着直升机撒钞票”)。 在会计处理上, 央行资产方借记国债(增加), 同时负债方等额贷记现金发行(增加); 对于出售国债的商业银行, 资产方借记库存现金(增加,) 同时资产方等额贷记国债(减少)。 接下来, 客户从自己的银行存款账户中提取现金,则商业银行负债方借记客户存款(减少), 同时资产方等额贷记库存现金(减少), 这意味着,一笔流通中的现金(M0)货币就此产生了。 操作前后, 央行报表和商业银行报表相关项目虽然发生变化, 但均保持记账平衡。 当然,如果客户从银行取现出来以后, 把现金借给他的朋友使用, 或者包红包给亲戚庆贺喜事, 这种行为仍属于货币实物的转移, 与银行业务完全无关,不会涉及银行的记账操作。 对此, 我们可以遵循“收支思维”来看待。 但正如前所述, 流通中的现金(M0)在现代信用货币总量中的占比很低, 对货币运行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再举一例。 假如甲向乙转一笔钱, 通常来说, 甲不会专门跑到银行去取现再交给乙(特别是跨地域的情况下)。 常见的做法是, 甲通过银行的物理渠道(如网点)或电子渠道(如手机银行), 从自己的存款账户中转一笔钱到乙的银行账户中。 如果甲、乙的存款账户开设在同一家银行, 该银行内部进行记账处理即可; 如果跨行,要涉及经由央行的资金清算, 则甲的存款账户银行负债方借记客户存款(减少), 同时资产方等额贷记存放央行或同业款项(减少), 相应地,乙的存款账户银行资产方借记存放央行款项(增加), 同时负债方等额贷记客户存款(增加)。 同样,操作前后,银行报表相关项目虽然发生变化,但均保持记账平衡。 请注意, 与流通中的现金流转仍可遵循“收支思维”不同, 现代信用货币的绝对主体——存款货币的流转, 包括产生、转移、增加、消失, 始终都是通过复式记账, 在银行的存款账户中予以体现。 流通中的现金也会有回归银行的时候。 当你将一笔现金存入银行时, 对你而言是少了现金、 多了银行存款, 你与银行之间建立起债权债务关系, 你是银行的债权人, 银行是你的债务人; 而对于收到存入现金的银行而言, 则是一方面资产端多了库存现金, 另一方面负债端多了客户存款。 只要你不从存款账户提取现金和对外转账, 无论该银行在开展其他什么业务, 你的存款就永远不会离开、金额也不会减少(不考虑银行破产), 相反还会因为银行向你支付利息而不断增加。 基于债权债务关系, 有人索性将现代信用货币称作是“债务货币”。 其中, 现金货币对应的是中央银行与社会上各类非银单位、 个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存款货币对应的是商业银行与社会上各类非银单位、 个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总结现代信用货币时代 在现代信用货币时代 ,银行体系向社会投放形成现金货币(M0), 以及存款货币的产生、转移、增减、消失等, 都是通过中央银行会计和商业银行会计的复式记账操作来进行的。 切不能脱离这个客观事实, 按照“实物货币观”和“收支思维”来理解和研讨货币。 只有一类例外,即M0在银行体系之外各类单位、个人之间的流转, 因为这与银行体系和银行记账完全没有关系。
银行用存款来放贷款吗?
写这篇文字之前, 特意在小范围内做了一个调查, 发现认为“银行利用存款来放贷款”的情况相当普遍, 甚至可以说是观念根深蒂固。 一些人还反过来质问 ,说“银行如果没有存款怎么会有钱来放贷款”, 或者干脆说是我这个调查者根本不懂货币银行 ,是在犯低级常识性错误。 好吧,姑且先不谈会计复式记账, 我们不妨结合一个实例这么提问: 假设你存1万元到某银行, 暂不提现也不转账, 在此期间,银行每天都会在开展包括放贷款在内的各种业务, 那么你存款账户中的1万元会被银行拿去使用吗? 你的账户存款7X24小时都可以查询到, 存款余额会减少甚至变成0吗? 答案显然是, 任何时刻,你那1万元存款的每一分钱都不会变少。 这就是现代货币银行体系运行独具魅力的地方,也是令许多秉持“实物货币观”、“收支思维”的人陷入迷糊和产生误区的地方: 既然你在银行的存款一分钱都没被动用, 那银行究竟是哪里来的钱, 去放贷款(以及开展其他资产业务)呢? 为了澄清认识误区,首先,看一下你这笔存款的记账: ——对你而言,你存入银行1万元, 意味着你就少了原本持有的1万元现金, 同时多了1万元的银行存款, 这是你所持金融资产的形态变化(由现金变成了银行存款)。 ——对银行而言,在其资产负债表上, 按照复式记账原理,负债端多了1万元的客户存款, 同时资产端多了1万元的库存现金,账务自动保持平衡。 当然,如果该银行觉得库存现金过多, 这1万元现金又被上缴给了央行,按照复式记账原理, 此时该银行资产端少了1万元库存现金, 同时资产端多了1万元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 这属于该银行所持资产的形态变化(库存现金变成了准备金存款), 账务继续自动保持平衡。 共有五部份,第一部份已完,请各位继续第二部份的阅 读。 |